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申報程序、申報獎勵補貼有關內容整理如下,湖北省的企業單位可以了解一下,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政策咨詢熱線:18709834578(v同)
一、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實施程序
第八條??湖北省域內企業按照自愿申報、復核確認、建設培育、認證評價等程序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
1.自愿申報。省發改委、教育廳會同人社廳等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轄區內符合建設培育條件的企業自愿申報。省發改委、教育廳共同建設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信息服務平臺,實行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辦理。
2.復核確認。各市州人民政府審核轄區內申報企業的基本條件,對符合建設培育條件的企業擇優推薦申報。對省內各市州推薦申報的企業,省發改委、教育廳組織遴選復核,符合條件的納入建設培育范圍,列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信息儲備庫,向社會公示。
3.建設培育。省發改委、教育廳負責組織開展國家、省產教融合建設試點,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鼓勵支持企業多種方式參與舉辦教育,深度參與“引企入教”改革,推動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制度化、規范化,發揮企業辦學重要主體作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確保教育培訓經費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提高企業職工在崗教育培訓覆蓋水平和質量。建設培育企業要制訂并向全社會公開發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3年規劃,并需經過至少1年的建設培育期。
4.認證評價。根據教育部、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標準和評價辦法,由省發改委、教育廳研究制定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評價實施辦法,建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對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信息儲備庫的企業進行逐年、分批認證、頒發《產教融合型企業證書》,并定期向全社會公布推介。
第九條??中央企業、全國性特大型民營企業的下屬企業或湖北分支機構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施。
二、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支持與組合式激勵
第十條??對納入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的企業,嚴格落實國家支持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的各項優惠政策,實行定期跟蹤、跟進服務、確保落地;結合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在項目審批、購買服務、金融支持、用地政策等方面對建設培育企業給予便利的支持。
第十一條??對納入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的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激勵政策與企業投資興辦職業教育、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接納教師崗位實踐、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工作相掛鉤。
1.結構性減稅。
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產教融合型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按15%的稅率繳納的稅收優惠。
對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獲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或縣級以上(含縣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公益性教育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用地支持。
支持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院校、高等學校,其教研及教學配套設施建設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對非營利性教育設施用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的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或高等學校,按國家相應的政策供應土地。把產教融合謀劃儲備項目中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按程序納入省重點項目,優先保障用地。試點城市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實訓基地用地列入土地供應年度計劃。
3.財政投入與抵免。
優化各級政府投入,完善體現職業學校、應用型高等學校和行業特色類專業辦學特點和成本的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撥款機制。職業院校、高等學校科研人員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
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范圍的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條件的投資,按規定投資額的30%比例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試點企業屬于集團企業的,其下屬成員單位(包括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對職業教育有實際投入的,可按本通知規定抵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允許抵免的投資是指試點企業當年實際發生的,獨立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的辦學投資和辦學經費支出,以及按照規定與職業院校或高等學校穩定開展校企合作,對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投資和基本運行費用。????試點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不足抵免的,未抵免部分可在以后年度繼續抵免。試點企業有撤回投資和轉讓股權等行為的,應當補繳已經抵免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4.政府專項獎補資金支持
充分發揮已有省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專項引導資金的作用,對承擔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尤其是開展育嬰師、養老師、護理師培訓的高職院校和應用型高等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性激勵補貼。
5.金融支持。
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支持產教融合項目,開發適合產教融合項目特點的多元化融資品種,對符合貸款條件的產教融合項目優先給予貸款支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掛牌、發債等方式,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加快發展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政府采購價格引導下鼓勵保險公司對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保險專門確定費率。